• 新闻中心
  1. 行业知识
  2. 最新资讯
  • 联系方式
    明柳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润滑技术顾问:丘长火
    润滑技术热线:13918149312
    E-mail:Q888@jplubesh.com
    (总公司)长三角地区负责人:
    联系人:丘长获 13918544811
    E- mail:C666@jplubesh.com
    联系人:曹叶红 18930641217
    E- mail:Z666@jplubesh.com
                     Z888@jplubesh.com
    电 话:021-69900873
    传 真:021-69956659
    地 址:中国·上海市嘉定区菊园经济新区环城路2222号1幢J6460室
    大连分公司负责人:
    联系人:曹经理 15698897145
    E- mail:L666@jplubesh.com
    珠三角地区负责人:
    联系人:李燕妮 18929114947
    E- mail:C888@jplubesh.com

金融风暴下的油市:期待“翘”在“牛尾”

时间:2014-06-29 10:48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2008年国内成品油市供需结构呈现“冰火两重天”。虽然2009年国内面临经济下滑和需求不旺的局面,但是中长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不会发生逆转,加之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预计2009年下半年的市场需求好于上半年。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企业。
  2008油市:变化多动因

  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8年国内成品油市供求表现了“前紧后松”的特点。其中四季度,仅受金融危机影响所降低的成品油需求数量就约为400万吨。

  2008年整个中国石油市场跌宕起伏,波动之剧烈属历史罕见。1~8月,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供应全面紧张。9月后,油市又急剧萎缩,尽管油品价格出现下降,但是出现了销售不畅的现象。

  分析2008年“前紧后松”、冰火两重天的国内成品油市变化特点,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市场变化内因和油价长期倒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外部因素。

  决定性内因

  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是国内油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内因。

  作为主要能源品种之一的成品油,其消费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密不可分。2008年前三季度,尽管我国接连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但是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其中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这样为国内成品油消费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9月以后经济下滑速度加快,估计四季度GDP仅增长7.2%左右,特别是重工业下滑明显,因此,在成品油市场上同样反映出成品油消费出现调头的态势。

  除了宏观经济形势在9月份后出现的变化外,拉动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的主要动力也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致使国内成品油市发生变化的又一内因。

  众所周知,机动车用油在汽柴油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2008年1~8月国内汽车销售量达569万辆,同比增长1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402万辆,同比增长13%,乘用车的高增长带动了车用汽油消费的增长,同比增长为15%左右。依照2007年底出台的《关于柴油汽车实施国Ⅲ排放标准意见的复函》文件,国Ⅱ柴油车于2008年6月30日停止销售,这导致2008年上半年重型货车销售量呈爆发式增长;加上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后重建对重型货车销售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效应,1~8月全国共销售重型车62万辆,同比上升了36%。同时,受单车油耗大的影响,1~8月柴油车耗油量同比增长17%左右。

  实际上,自2008年7月开始国内汽车销量增幅就有所下滑,甚至于8月开始出现负增长,9~12月汽车销量仅为289万辆,同比下降3%。同时,经济下滑导致车流量减少,9~12月车用汽柴油消费同比减少2%左右。

  影响性外因

  在影响2008年国内油市发生变化的原因中,价格倒挂、统计方法和国际金融危机是三大主要外因。

  国内外价格扭曲决定了市场供应面的变化。2007年四季度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以布伦特原油为例,2007年11月初为90美元/桶,2008年2月突破100美元/桶,7月最高时达到147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07年11月1日调整后持续7个多月未进行上调,直到2008年6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到134美元/桶时,国家才公布汽柴油价格各上调1000元/吨。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呈倒挂现象,迫使地方炼厂降低原油加工量(开工率低于20%),社会经销商囤油惜售,国内油品流向境外,增大了两大石油公司的成品油供应压力。9月以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发生逆转,进口燃料油成本下降,12月地炼开工率重回50%以上;社会经销商开始释放库存,沿海走私油品增加,部分加油站降价,但是销售依然困难。

  1-8月表观消费快速增长存在虚高成分。由于国内油价大幅低于境外,向外走私油品加剧了2008年上半年的国内供应紧张局面,部分油品可能流向了越南、缅甸、蒙古等我国周边地区。据统计,2008年二季度内蒙古自治区的成品油销量同比增加了70%,明显异于平常。综合估计,2008年1~8月国内流向境外成品油的数量应该在120万吨以上。

  在走私油品处境加剧的情况下,国内进口油品的数量相对减少。按照香港海关统计,2007年1-8月进关汽柴油为276万吨,而2008年同期进关汽柴油则仅为181万吨,同比减少了95万吨。

  由于油价上涨的预期心理因素,造成社会囤油现象明显。据抽样调查分析,2008年,社会库存增加了50万吨左右,各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

  据市场监测,2008年上半年山东地炼成品油产量(包括非标油品)同比减少20万吨左右;广东地炼产量同比下降15万~20万吨;东北地炼加工量也在锐减。综合估计,全国地炼成品油资源同比减少50万吨左右,如果扣除两大石油公司委托加工的产量,则地炼资源减少约120万吨,而这部分数量以前不在表观消费统计之列。

  从需求侧分析,2008年1-8月国内成品油实际消费同比增长10%左右,增幅小于表观消费口径。

  2008年9月以后金融危机加速了实际消费的下滑。据调查,2008年9月成品油市场消费急剧下滑是受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影响,而后者的作用更大。

  从宏观层面来看,2008年10~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和5.4%,增速创2002年3月以来新低;发电量同比下降4.0%和9.6%,为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1月中国进出口额7年来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跌至38.8%,为2005年1月该指数创立以来最低;9~11月全国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4.2%、4.5%和-9.6%。金融危机使得汽车、交通、旅游、建筑、工矿、发电等诸多行业受到冲击,这些领域与成品油消费紧密相关。

  通过对湖北、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五省市调查结果看,金融危机主要影响的是出口型制造业。由于产品出口数量下降,导致货物运输量也出现下降,车流量明显减少;从波及程度来看,对货车用油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厂矿企业、建筑与发电用油,而对轿车与客车用油影响相对较小;从地域分布来看,对出口贸易比重较大的沿海地区影响大,内陆地区影响相对较小。初步推算,2008年四季度成品油实际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数量(相对于正常增长)约为400万吨。